圓網球是一項新興運動,國內目前也有非常多人致力於推廣這項運動,本篇專訪請到的是目前兩次錦標賽冠軍,國內積分排行第一的楊明翰選手,除了選手身分外,他也是一名想法獨特的體育老師,就讓他帶著我們一起了解圓網球在台灣的發展以及推廣過程吧。

畢業於國立體育大學的楊明翰,本身是籃球專項出身,身邊也擁有許多不同體育專項的好友,而接觸圓網球的契機,便是來自於玩飛盤的朋友。聽來有點奇妙,但事實上,在台灣從事飛盤運動的群體裡,很大一部份是外國人,他們將圓網球作為熱身運動引入台灣,也讓楊明翰第一次接觸到這項運動。

從玩家變選手 與圓網球環境共同成長

從朋友間的遊戲,變成強度十足的比賽,楊明翰回憶起剛接觸圓網球的時光:「因為我們都是競技運動出身的,好勝心很強,就算只是打好玩的,我們還是超認真對待!」久而久之,球技自然不斷提升。

「一開始是覺得很新奇,後來發現這個運動很適合我們。」他解釋到,因為朋友間各有專項特長,所以一群人聚在一起時,不論從事甚麼運動,都一定會有某個人特別佔上風,但因為圓網球是所有人都沒接觸過的,每次玩的時候,不到最後都不會知道結果,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,讓他深深著迷於圓網球中,也是在這段時期,楊明翰等人透過網路搜尋,發現台灣還有其他群體從事著圓網球運動,其中也包括現任的圓網球協會理事長。

經過聯繫,各個群體慢慢產生連結,也有了初步想要交流的意願,於是便舉辦了第一次的交流賽。楊明翰表示,第一次的比賽是因為突然認識了很多有共同愛好的新朋友,大家都很興奮,便有人提議要辦比賽來互相切磋,所以比較草創,但隨著後來協會成立,整體的參與度及投入程度越來越高,所有人也都意識到,不能再用玩票的性質去看待比賽,所以也逐漸地完善賽制以及積分制度等等。

也是因為交流越來越頻繁,越來越多的圓網球知識及技巧透過賽事互相刺激碰撞,整體的水準突飛猛進,楊明翰更在近期的兩次錦標賽都奪得冠軍。「大家的打法本來就不同,交流刺激後,產生的進步幅度是最大的,也正是因為這樣,如果未來有機會參與世界盃,我們才能從中學習更多的知識與經驗,再帶回國內分享。」

圓網球運動不論在攻擊或是做球上,都需要精準的手部控制。

協會成立,一切源自於熱愛及初衷

而談到協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必要性,楊明翰認為,一開始要跑一些行政流程之類的事情,雖然有些麻煩,但幸運的是,台灣圓網球群體裡有很多外國朋友,他們在聯絡國際圓網球協會時幫了很多忙,也因此國內國外雙軌並行,效率提升很多。

楊明翰也接著表示,協會成立後,他當然希望在推廣圓網球運動的這部分能更具規模且更有系統性,但因為協會資源相對不足,只能各自盡力推廣。例如協會假日會在華山大草原推行社會體育,楊明翰則是從學校端出發,將這項運動帶進校園。

今年圓網球協會的主要重心,還是會放在國手選拔的部分,雖然第一屆圓網球世界盃因為疫情的關係從2020延宕至今,但目前也只能且戰且走,畢竟樂觀點來說,任何機會對於協會還有國內圓網球環境來說,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。

訪談的過程中,完全能感受到楊明翰對圓網球的熱愛與堅持。

耕耘 播種 為圓網球紮根

而身為內湖高中體育老師的楊明翰,也會在課程中帶入圓網球的知識。他特別提到,新興運動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很特殊的,學生可以在同個起跑點上出發,自然能引出更大的興趣。例如假設是教籃球,有些學生已經很厲害,但有些學生卻要從運球教起,同樣的教學內容沒辦法滿足每個學生,「有些人就會跟我說很熱,想去旁邊休息」楊明翰笑著說。但如果讓學生間的落差盡量縮小,就能提升學生們的信心,而是可以全體一起進步,從這項運動中感受到成就感。「目前為止學生們的回饋都很不錯,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很特別,學會了一項別人都不會的運動。」

但其實在學校教學的開頭並不是那麼順利,前幾年國內並沒有圓網球器材的代理商,所以只能上國外網站購買,但因為不能開發票,無法大批地購買,所以初期學生其實只能克難的找尋類似的器材,像是呼拉圈或巧拼,楊明翰也會去迪卡儂買一些替代的球具,再搭配影片教學,讓學生能盡量了解圓網球的樂趣。

另外,楊明翰找了很多畢業生,將他們拉進圓網球的大家庭中。「我希望能多培育一些種子,我推廣給他們,他們再推廣給身邊的同學和朋友,這樣力量遠比我一個人大多了。」因此,每週三晚上在觀山河濱公園的橋下,總是能聽見楊明翰大聲吆喝的嗓音,期望能透過越來越壯大的力量,將圓網球的種子遍地播下。

看著學生愛上圓網球,且不斷進步,對明翰老師來講就是最棒的收穫。

追尋起點的同時也追尋平衡 不懈努力的同時也要耐心等候

除了圓網球的推手、內湖高中的教師之外,楊明翰還得兼顧丈夫及父親等身分,他坦言:「現在有點年紀了,也有家庭需要花心力經營,時間越來越不夠用。」而花時間在推廣和教學圓網球時,等於失去了自己訓練的時間,反之亦然,他也的確還在努力找到這些角色之間的平衡點。

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我知道我們現在付出的努力不會馬上見效,所以我也常跟身旁的夥伴說要有耐心。其實回頭看看兩三年前,再對比現在整體的實力以及從事的人數,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,所以努力真的會有收穫,只是要給它時間發酵而已!」楊明翰衷心期許,圓網球未來能像其他運動一樣,走入大眾的視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