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文章,我們請奧運空手道國手王翌達分享了他的選手生涯甘苦談。這回,起動站團隊將透過王翌達的視角,與各位讀者一同探索空手道世界、了解「形」的小知識!

延伸閱讀:東奧之後 「形」影不離-王翌達

了解空手道運動 從「形」和「對打」入門

目前我們在賽場上看到的空手道項目屬於「競技空手道」,將空手道從武術體育化、競賽安全化,更適合推廣於一般大眾,主要可分為兩個大項:形和對打。

「形」的比賽類似跆拳道的「品勢」項目,由同小組選手一人演示一套動作,再由7位裁判按照70%的技術表現和30%的運動表現評分。「對打」則分不同量級進行一對一的比賽,以打、踢、掃、摔等方式攻擊對方頭部、軀幹得分,不同於傳統空手道的一擊必殺,競技空手道則追求「點到為止」,過重的攻擊反而可能造成選手失格。

用一分鐘簡單了解空手道規則。
形的比賽規則。

王翌達分享,剛開始接觸空手道的小選手形跟對打都會練,到國、高中時期才開始分專項訓練,像他自己就是在高中教練的建議下開始專攻形,兩者的訓練方式和心態也有所不同。王翌達過去也偏好對打項目,他說小時候比較有膽識、不知道什麼叫做痛,還曾經在比賽中把自己的腳踢到粉碎性骨折。後來剛開始改練形時,不懂樂趣在哪,重複的動作要操作好幾遍,容易越練越沒有興趣,所以只要一打到形,內心就會相當煎熬。

王翌達分析,對打可以有人互相練習,但形多半獨自練習,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狀態、認為自己狀態很好,等到出去比賽結果不如預期時,又會變成自我打擊。因此在練習形時,有他人在旁邊提點是相當重要的,包含教練、國家隊女子個人形選手簡慧萱、還有自己的太太,都常常在翌達練習時擔任重要的旁觀者,協助他修正動作。

王翌達(右二)於沖繩集訓時,與眾多日本選手一同訓練。 @王翌達提供

選手各打各的 「形」的情蒐只能從裁判下手!

空手道是很好強身健體的運動,但作為競技運動,較為人詬病的便是他的主觀性較強,這也是為何它難登奧運殿堂的因素之一。

以「形」來說,不同流派的動作加起來就有一百多套,裁判不可能熟悉所有流派和動作,就容易在評分上出現落差,像上述提到70%的技術表現和30%的運動表現的評分占比,可能因裁判對流派的不熟悉而顛倒過來,變成30%看技術表現、70%看運動表現。因為不熟悉流派、動作的精隨所在,讓裁判只能以選手展現出來的力道和速度去評分。

有別於其他運動項目會去情蒐對手的優劣勢,「形」的情蒐對象反而是裁判。王翌達分享,首先會從裁判屬於什麼流派開始了解,他舉例,今天若裁判是專精A流派,選手打的是B流派,裁判判分反而不會太苛刻;但若裁判專精B流派,就會很專注去看細節動作,這就是他們情蒐的重點之一。

裁判對不同流派的形熟悉程度不一,也會影響對選手的評分標準。 @愛爾達YT截圖

接下來,會再從過往的比賽去看各裁判判過什麼形、喜歡哪一套動作、平均給幾分等等,再依照大概會被抽中的裁判名單,去決定自己應該用哪一套形比賽。

是「形」還是「型」? 項目名稱大解密!

翻閱過去各家媒體的報導,會發現多半以「型」字撰稿,選手們則普遍以「形」字表示,為何會存在如此差異呢?王翌達說道,剛開始在臺灣推廣此項目時,認為它是有一套完整的架構在、已經有一個固定的「型式」,因此自然而然會以「型」字做表達,久而久之,大家也就習慣了。

那為何近期比較常看到以「形」字表示,王翌達說:「『形』會比較能夠表達出你心裡所想的,跟你所想表達的東西。因為我常講說打形其實就跟實戰一樣,如果說你是用一個『型』式,並沒有辦法讓裁判知道你是在實戰,你只是在打動作。那我們說的『形』,就會包含身、心、意,所以我們選手的話,都會比較喜歡用這個『形』。」

對王翌達來說,「形」不只是單純把動作打出來,更能表現出選手的身、心、意。 @教育部體育署

嚴格來說,「形」跟「型」的運用並沒有對錯,只是背後涵義不盡相同,端看各位以何種角度解讀。不過目前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也偏向使用「形」字,大家都有在慢慢更改。

「形」的未來展望 王翌達:有機會發展成公園運動

關於形的未來發展,王翌達提出了有趣的想法,他說:「其實我覺得形有機會可以成為像太極拳這樣子的公園運動,但畢竟要速度、力量的東西,還是有一點點困難。」

王翌達接著說:「講簡單一點,形也是運動,它也可以學到防身術,再來就是它可以減少很多的運動傷害。因為你也不會被打到,你也只是打自己,最多就是可能是指甲劃到自己的皮膚,或者是把自己打紅,就這樣子而已,其實相較之下安全性非常好,也可以瘦身。所以我覺得這個運動、這個項目是非常好的。」

目前處於半退休狀態的王翌達,除了持續訓練、為亞運選拔做準備外,他也希望未來能轉任教練,繼續在台灣推廣「形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