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水上項目而言,輕艇在台灣並非熱門項目,可卻在今年的東京奧運,台灣輕艇激流好手張筑涵取得「輕艇激流女子K1項目」參賽資格,這也是台灣奧運史上首張輕艇激流門票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張筑涵的輕艇之路。
光喜歡沒用 要做就要堅持到底
筑涵筑涵,大家又叫她「豬排」。從小就熱愛運動又敢嘗試的她,國小便開始接觸輕艇。某次在學校舉辦的輕艇比賽中,在只練習了一個星期的情況下,居然就拿到第一名。往後,雖然筑涵並不排斥輕艇,也很喜愛水上運動,但喜歡到處嘗試的她,始終無法在一件事情上堅持下去。
到了國中,開始面對到底要升學還是持續體育的抉擇路口,筑涵的媽媽其實是支持她往體育這條路邁進的,也經常勉勵她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,不要半途而廢。不過爸爸起初並不支持,其原因出於筑涵的不定性,爸爸認為筑涵對於任何事都只是想「玩一下」的心態,若拿這樣的心態去訓練輕艇,能夠長久嗎?
某天晚上,父親騎著車將筑涵載到補習街的十字路口,跟筑涵說:「你看人家在讀書也是這麼晚才下課,要做好一件事就要堅持到底,所以你要想清楚是要讀書還是好好練輕艇?」父親的用心良苦讓筑涵意識到自己在浪費時間,於是從國三起便下定決心要好好練習輕艇。 帶著自己這樣的經驗,身為選手也是國中老師的她也經常勉勵學生;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想要來體育班就讀?不管原因為何,即便是很喜歡體育但也不能放棄學業。
曾因比賽的翻船想放棄 老師的一句話讓張筑涵克服心魔
張筑涵是女子 *輕艇激流k-1(愛斯基摩艇)的選手,她在2019年輕艇世界錦標賽中,以排名46的成績,取得東京奧運資格。過往她也曾3度入選亞運國手,並分別在2014年仁川亞運、2018年雅加達亞運奪得銀牌與銅牌。
回憶這段旅程,她坦言自己最初不太敢接觸輕艇激流這個項目。16歲那年參加了人生第一場世錦賽,當時筑涵是划*輕艇激流C-1(加拿大式艇)的項目,由於對於激流的經驗還不足,筑涵在那次的比賽中遭受了翻船及吞水的重擊,而在她心中烙下了害怕的印記。
那個時期對於激流有著心魔的筑涵,甚至告訴父親自己不想在練習了….不過他的恩師李榮溫教練卻告訴她的父親,認為筑涵在k-1項目是很有希望的。老師是如此看好筑涵,筑涵不僅內心感動也融化了心魔。雖然老師在那之後因過度操勞而離開了人世,但當時的筑涵也在老師的病榻前答應老師自己不會放棄,並會努力划進東京奧運,如今的筑涵也做到了!
藉由教學轉換心境 期待比賽目標能更上一層樓
其實,筑涵原本在2019年的世錦賽上就幾乎可確定拿到資格,但由於新冠肺炎的因素,比賽時間一直調整、變動,加上能去參加比賽的機會變少,使得筑涵在訓練的心情上受到影響而有些低落,她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要繼續等待…
雖然心情上忐忑不安,不過同時也身為國中的教練的她,除了練習輕艇,有時也會到學校兼課,筑涵反倒認為,學生是在這個低潮時期給她的動力之一,雖然心情受到影響,但為了給學生有好的榜樣,她將重心放在教育之上,再加上外國教練的開導,讓筑涵有正向的心境去看待未來。
不管路程多麼坎坷,筑涵都即將前往最高殿堂,她表示希望這次在奧運能划進決賽,跟歐美選手一起競賽,讓世界看到台灣輕艇激流也是大有可為,也希望藉由站上奧運,讓大家更進一步認識這項運動。」
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 找到目標才有前進動力
也許從這一刻起,大家才開始認識這項運動,不過在輕艇卻在許多歐美國家,是一個很熱門的項目,不論大小比賽,都可以看到滿滿的觀眾,每當輪到你比賽的時候,河道上只會有你一個人,所以你從出發到終點時,所有的人都是為你一個人加油,當下的氣氛是非常熱血的。
不過因新冠肺炎的因素,東京奧運將不開放觀眾入場,對此筑涵認為並沒有太大的影響。她表示自己專注在比賽中時,其實聽不太到觀眾的聲音,當下也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努力划進自己的目標。
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是筑涵經常拿來勉勵自己的一句話,她常跟學生說:「練體育最大的好處就是會知道要如何堅持下去,從每次的失敗中去吸取失敗的教訓,還能訓練抗壓性」。
如果你對運動有興趣或者不知道從何開始,筑涵建議可以先培養出興趣,才有機會堅持下去或者設定容易達到的目標,帶動前進的動力。另外,由於輕艇是屬較競技的項目,若想嘗試該項目前,也建議可以先從獨木舟或SUP體驗開始。
輕艇簡介
*輕艇激流: 激使用愛斯基摩艇和加拿大式艇。在賽事中,選手要在200-400公尺左右的激流中以最短時間依次序穿過18- 25 個標竿,而激流競速賽中的賽道中包含了逆流和順流。最快依次序穿過標竿的選手分數越高,若選手的救生衣在賽事中掉落、未次序穿過所有標竿、未穿過所有標竿等,都會被增加時間。
*輕艇激流K-1:愛斯基摩艇,使用雙葉獎推動,速度快於加拿大式艇,此項目的速度與划行的震撼力是最大的看點之一
*輕艇激流C-1: 加拿大式艇,使用單葉槳推動,選手必須靈活的操控船槳往前划行,激流標杆更是需要高難度的技巧